经过三天的等待终于开窑了,除了两个碗和一个杯子烧坏了之外,剩下的全都烧成了,很幸运这些缸和碗、杯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釉面,清洗干净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也许是那河泥里面铁元素含量很高,这些陶器的颜色也偏艳红一些在青灰色的釉面下偶有红光闪过,幻光幻彩,艳丽无比因为陶土够细腻,踩的也足够紧致,窑温也足够高这烧出来的陶器轻轻敲击竟然有金铁之声看到这么漂亮的陶器,众人都有...
《第一悲军》是网络作者“张征”创作的军事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张征马腾,详情概述:经过三天的等待终于开窑了,除了两个碗和一个杯子烧坏了之外,剩下的全都烧成了,很幸运这些缸和碗、杯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釉面,清洗干净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也许是那河泥里面铁元素含量很高,这些陶器的颜色也偏艳红一些在青灰色的釉面下偶有红光闪过,幻光幻彩,艳丽无比因为陶土够细腻,踩的也足够紧致,窑温也足够高这烧出来的陶器轻轻敲击竟然有金铁之声看到这么漂亮的陶器,众人都有...
第32章 箪食壶浆迎乞活 阅读精彩章节
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所有的战俘全部都给打散关押。
徐惑来报,道:“据很多战俘所言,段氏鲜卑军一路南下以来为祸幽燕民众甚烈。
常掠民女先辱、后分食之,王俊部下多有不忍,告王俊,王俊以军粮不足掩其过,然,军粮并不缺乏,只是段氏鲜卑儿喜食弱女而已。
鲜卑儿在幽燕等地民愤极大,请主公定其刑罚。”
张征听后大怒,深恨之,言道:“鲜卑儿,杀我一族人如杀我至亲,食我一女子如食我姐妹,如此大仇焉能不报。
令,所有被俘段氏鲜卑儿尽醢(hai)之”醢就是把人活着捣成肉酱,或者剁成肉糜,这个刑罚极其残酷,从古至今都很少被用。
有史***载的只有五次。
商之伯邑考、九候。
春秋时孔子的***仲由仲子路,就是孔子最能打的那个***,被杀后被砍成肉泥。
自子路死后孔子终生不食肉酱。
汉初三大将之一,彭越。
金朝时一个看天相的儒生张钧。
可这一次是有三千多接近四千的鲜卑俘虏。
张征对于俘虏向来宽容,可是对于这些段氏鲜卑儿却没有宽容的余地。
如果说吃人是罪的话,那么现在这个世道上的人杀掉一大半都没问题了,因为在这个乱世之中几乎有一大半的人都吃过人。
史书中短短的几个字“人相食”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可是,那是真的把人饿的已经不是人了。
这些张征都能理解,都可以原谅。
但是以食人为乐,是绝对不可能被理解和原谅的,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后的人性底线。
张征一声令下,鲜卑战俘的营地中顿时哭喊声震天,这些行刑的人中也有鲜卑族,那些都是在乱石滩之战和与石勒的荒原之战中收留的奴隶战俘。
可是这些鲜卑人先不说是不是和这些段氏鲜卑是一族,就算是一族的也没用。
他们现在全都信仰了张征,现在张征在他们心中就是比天神还要高的真正的最高神。
不要说张征只是让他们把这些鲜卑儿砍成肉酱,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砍成肉酱,他们都会笑着砍死自己。
在行刑之前,张征派人先向所有人,包括这一战的战俘们宣读了这些鲜卑儿的罪状,然后才行刑。
张征自己的***中人,听了这些鲜卑儿的罪状之后各个义愤填膺,人人都在争抢行刑手。
而那些战俘们也都是欢呼之声沸反盈天,因为那些鲜卑儿吃的是他们同族的姐妹,他们焉能不怒。
当这七万多鲜卑精骑尽皆战死,段疾陆眷和手下三大将也都战死,就连最后的三千多段氏鲜卑战俘,也全都身受醢刑的消息传到段氏鲜卑部时,还在重病当中的鲜卑首领段务勿尘一口鲜血吐出,当场身亡。
段氏鲜卑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七万多的精骑,这可是整个鲜卑脊梁一样的存在啊,现在脊梁都被打断了,该怎么办?
剩下的各个部落首领有的建议复仇,有的建议北迁,有建议投靠西部拓拔鲜卑的,有建议投奔北部宇文鲜卑的,还有建议投奔东部慕容鲜卑的。
各自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强大的段氏鲜卑轰然倒塌,四分五裂,全都各自逃亡去了。
至于说要复仇的,也就是喊了两声,完事就跑没影了。
整个段氏家族也都各自离散,隐姓埋名,谁也不敢说自己是段氏王族,因为他们也听说了,是因为段氏鲜卑以食人为乐,所以鲜卑战俘才会被全部尽醢。
这个消息传遍天下后,最大的效果就是,很多以汉家女子为军食的异族,也都不敢明目张胆的以食汉家两脚羊为美味乐趣了。
这个时候,张征分兵三路每路一万人,附降兵两万,共计每路三万人直接北上幽州。
一路由曹斌带领,沿海边北上直抵北平(后世的河北玉田县),用以防御东部慕容鲜卑。
一路由杨震带领,沿清河而上直抵渔阳(后世怀柔),那是张征的老家。
用以防御宇文鲜卑。
一路由莫允大石带领,沿着王俊的来路,过平舒北上直抵幽州燕郡(后世的京城)。
莫允大石的部队是在杨震的下方,曹斌的西边,三方可以随时支援另外两处地方,对西边的汉赵和拓拔鲜卑莫允大石也是抵在第一线。
莫允大石虽然祖上是鲜卑人,而且还是用着鲜卑古姓,可是他可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鲜卑人。
他在投了张征后,尤其是在那***们在沧县一起饮茶夜话之时,听得张征说出了那横渠四句之后,他就认为自己是张征的人,生生世世的那种。
莫允大石认为,只有跟着张征他的人生才有意义,要不活着如行尸走肉一般,那还有什么乐趣。
尤其是这一年多来,他亲眼看着,就在阳信那海边的一片荒芜之地,张征带着他们一起辛苦劳作,生生的把哪里变成了人间天堂。
在那里,老人可以每天带着自己家刚刚能走路的孙儿孙女,向自己的邻居老友显摆自己家的孩子是多么的健康强壮。
在那里,那些调皮的顽童可以无忧无虑的到处疯跑,玩耍。
不用担心饿肚子,也不用担心有乱兵强盗来杀害他们的家人和自己。
在那里,每日都能听到妇女们的笑声和织机的嘎吱嘎吱声,她们不用再担心被劫掠,被***或者被当做两脚羊。
在那里,所有的男人们每天都在忙碌着,可是忙碌着的人们却都是满脸欢笑。
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忙碌了起来,这里的一切***和美好就会永远的存在下去。
只要他们永远的跟随着张征,那他们就一定会享受着这美好的生活。
虽然很多单身的男人夜里也会想女人,可是张征对他们说过,等到***了,我让你们每个人都能讨上细君(妻子、老婆在当时的称呼)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征手下所有的单身汉们都欢呼着张征万岁。
每当想到这些,莫允大石就觉得他跟着张征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意义,是那么的符合先贤们说过的道理。
就像他第一次听到横渠四句的时候,震惊的无以复加。
可是当他跟着张征一起践行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已经***了,已经值了。
他不知道别人,他就知道自己可以为张征,为这天下的百姓,死而后已,无怨无悔。
三路大军一路北上,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毫无阻碍。
各地城防,有义民杀官开城以迎乞活军的。
有守城军士直接杀了官长献城投降的。
也有县官直接开城,奉出印绶,归投乞活军的。
这三路乞活军与其说是征战,还不如说是行军。
不过,也不能说没有战斗,他们所过之地的大族门阀的坞堡,也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不抵抗是真的不行啊,张征的***所过之处,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那一套。
清命案,理刑罚,分田地。
这三板斧下来,哪一个门阀豪门能受得了,还不得拼命吗。
可是那些底层的穷苦人,可都是欢天喜地的迎接乞活军来到他们这里,都已经盼望了好久了。
多少老人跪在地上举起家中唯一的陶瓮,装着清水,就是想让来到他们这里的乞活军能喝上一口,他们也就满足了。
多少青壮呼喊着要加入乞活军,要跟着他们打天下。
又有多少豪杰,争先恐后的要拜入张征麾下,愿为其理想赴死。
曹斌就对手下说:“我在书中看过古之迎义军,有箪食壶浆者,可是我活了二十余年来从未见过。
今日我方知何为义军,今日我能为义军之中一小卒,死而无憾矣”虽然每日行军战斗辛苦,可是乞活军中每一个人都是斗志昂扬。
他们每过一处,就会建立起当地的民兵部队,留下十几个战兵带着当地民兵训练,留下一两个文化学习的好点的作为理政。
眼下只能这样,本来张征的基本盘就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能安排的这么细致已经是倾尽全了。
张征他可是把这一年多快两年的文化培训中,学习最好的一帮人完全都给派了下去。
没有文化的***是无知的,***坐歪的人是无用的,张征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对培养自己这一边的理政人才也是耗费了心力。
不过收获还是很大的,至少这些人他还算是很满意,他们至少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而努力工作,他们的方向还没有走错。
至于以后他们会怎样,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若是走错了路,该判就判,该杀就杀,张征对于这一点可是毫不手软的。
当三路部队全都到达了预定位置,并且都已经***了地方的时候,都已经快到四月底五月初了。
他们现在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出发时张征就几次反复强调的,也是这一路上他们在每一个地方都重点安排的工作。
抗旱,防蝗。
小说《第一悲军》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全文阅读